版本选择:[English][绿点微博]
站内搜索:
联系我们
高校协会之家
项目动态
千年羊城清水,三十年污染尽废——羊年看羊城水源地悲伤迁徙?
来源:清洁空气权利 作者:清洁空气权利 发布时间:2017-01-12 查看次数:1577

千年羊城清水,三十年污染尽废——羊年看羊城饮用水源地如何悲伤迁徙?

如果广州孩子小明,家里有一位仍然健在的百岁寿星公,那么这位曾祖父也许会悲愤地训斥小明。

——“你的太爷、阿爷、老豆,几百代都系饮广州本地水长大,只有到你这代,饮返外地自来水,你同我滴血管里,流的是不一样的水!”。

 

 

的确,从广州两千年前建城开始,老广喝的都是本地水。

而清朝末年开始,使用本地珠江水作为自来水水源的传统,也在广州延续了近一百年。

不过,由于近30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,在环境污染的逼迫之下,广州人在21世纪初彻底告别了本地水源,开始喝上了从几十公里外的自来水。

可以说,广州人从来没有重视过门前这条又臭又黑的珠江河,到底和自己喝的自来水有什么关系?和自己的生活健康是否有紧密联系?

既然忽视,则缺乏治理,珠江广州段以及城中河涌的黑臭污染,年年如一。好转的迹象,一丝难觅。

作为“珠江水联合行动”环保科普小组的一员,清气团工作室的晏磊同学,将带诸君回顾历史,看看延续百年的广州本地水源,是如何在20年间毁于一旦的。

 

清末至21世纪初,百年老广都喝本地水

1905年,在当时的两广总督岑春煊主持下,广州兴建了第一个现代化自来水厂。

清政府聘请了两名美国工程师和一名德国工程师,在罗冲围的西村地区,兴建了西村水厂,当时的取水点设置在增步河上,主要给荔湾、越秀和东山区的广州人提供自来水。

现在的我们,从富力半岛花园向对面眺望,还能看见取水口的影子。

 

而从清末到民国,在长达四十余年的历史里,西村水厂一直是广州市唯一的自来水厂,增埗河也是广州市唯一的自来水水源地。

1956年,广州市还投资开辟了新水源,以珠江流溪河、小北江支流为水源,取水点从3.5公里外取水,兴建了卫生河引水工程。

现在的卫生河口,是从西洲中学门口开掘,将珠江西航道的水,与增槎路平行而走,最后从富力桃园流入增步河。

(增步河其实也是石井河的下游,今日的石井河已经彻底沦为污水沟,而百年前的广州人,则喝的是此地的水,想来颇为有趣。)

 

建国以后,广州市陆续兴建了多间自来水厂,规模从一家水厂扩充到9家水厂。

改革开放前的六零和七零年代,分别建设了江村水厂(从流溪河取水,主要供应白云区)、石溪水厂(在工业大道从珠江后航道取水,供应海珠和番禺等地)和新塘水厂(从东江取水,供应萝岗、天河等地)等自来水厂。

八十年代,又在白云区的石门地区,建设了石门水厂,从珠江西航道里直接取用河水,作为自来水水源,供应荔湾、越秀、白云等地居民饮用。

九十年代,又在增城的新塘,新建了西洲水厂,从流经增城刘屋洲的东江里取水,供应天河萝岗乃至黄埔的居民饮用。

此外,八十年代,广州市区还有其他四家自来水厂:芳村、员村、黄埔和河溪水厂,都是取自珠江前后航道的水。

可以说,从1904年到本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里,广州人喝的自来水,都是羊城本地的珠江水。

 

两千年广州建城史,本世纪终于开始首尝外地水

 不过,从2004年开始,这个持续百年的传统,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
2004年6月28日,位于海珠区沥滘的南洲水厂正式向广州大学城供水。

这个占地24万平米的自来水厂,被号称是广州百年供水史上投资最大、投入集中建设、工期最短、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。

不过,这个广州之最的水厂,使用的水源,却再也不是广州本地的珠江水。

广州人修建了一条长达20多公里的管道,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的北江顺德水道里,每天取走100万立方米的干净河水,通过南洲水厂向广州海珠和番禺等地的居民供水。

这是广州人第一次喝上来自外地的自来水。

这也是广州两千年建城历史上,第一次靠外地的水源,来保障本地人的饮水安全。

对于喝顺德自来水,摆在明面上的原因,是所谓2000年后,广州开始“南拓”,直接造成南部地区用水紧张。

而摆不上台面的原因,则是广州地区的珠江河段和大部分河涌,已经污染不堪,水质普遍徘徊在V类或者劣V类,完全无法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使用。

 

珠江水污染——始于八十年代,登峰于上世纪末

广州的水污染,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。

1985年的广州年鉴里里,我们查到这样一段话。

——“广州地区废水排放量大而处理率低…………万元工月总产值产生废水359吨(全国平均水平为332吨),比北京、上海、天津分别高107%、73%和245%…………由于广州市长期以来污染治理投资少,水源污染的现象仍然在发展,要控制住珠江广州河段的污染,还要进行长期的努力。”

1986年的广州年鉴里,则采用了更严厉的措辞,直指广州的自来水水源遭到污染威胁。

——“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发展,除了增加供水量外,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,就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。根据广州市的10间水厂对水源监测化验的资料反映,水源水质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。特别在枯水期间,雨量少,珠江河床水位下降,对自来水的威胁就更大。重点解决控制水源污染是广州市环境保护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。”

虽然官方文件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污染威胁,但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,让人无法停下发财的脚步,去关注和思考这条开始变脏的珠江水。

从此,珠江的水污染持续恶化了下去,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,污染状况达到历史顶峰

 

珠江持续黑臭,老广喝了多少年?

1997年,广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,对西村水厂的取水水源——增埗河,进行了水质检测,发现已经达到劣五类水质。

不过,所幸西村水厂此时已不在增埗河取水,1956年广州市为西村水厂投资开辟了新水源,兴建了3.5公里长的卫生河引水工程,从珠江流溪河、小北江支流取水。

与此同时,另一项持续时间长达一年(1996.12-1997.11)的水质持续监测结果显示,靠近江村水厂的流溪河鸦岗地区、靠近石门水厂的珠江西航道地区,其河水水质都已经达不到自来水厂水源地的标准要求。

石门水厂附近的珠江水质,甚至达到IV类水质,只能用于工业用水或是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,根本无法作为自来水水源使用。

此时的广州人,却依旧喝着已经被污染了的珠江水,哪怕这污染还在持续恶化。

进入21世纪后,珠江污染可谓回天乏术,在2005年的一份数据中,除了流溪河和珠江后航道已经达到水质最差的v类或是劣V类以外。石溪、白鹤洞两家水厂,其水源地——珠江后航道,也变成了V类,珠江广州段整体水污染已达历史顶峰。

可以说,当时的广州人,闻到的珠江是臭的,看到的江水是黑的,可他们喝的自来水,却就是从这黑臭的珠江里捞上来的。

 

彻底告别本地水,全民喝上外地水

珠江的黑臭,终于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,于是喝了一百年本地珠江水的广州人,终于开始了向外地求水的道路。

2004年,从佛山顺德北滘镇取水的南洲水厂建成,海珠区的居民,喝上了从26公里外打来的清洁自来水,成为百年广州近现代史上,第一群喝上外地自来水的广州人。

2010年西江引水工程竣工,荔湾、芳村、越秀等地的600万居民,喝上了从46公里以外的思贤窖(佛山与肇庆交界处),打上来的干净西江水,饮水安全威胁正式解除。

目前,广州形成了东江、北江、西江三江并举的水源格局。

——广州东部的居民,如天河区东部、萝岗区、黄浦区,喝的是从增城与东莞交界位置的东江水;

——荔湾、越秀、白云乃至部分天河区的居民,喝的自来水,是从40多公里外佛山与肇庆交界处的思贤窖,打上来的西江水;

——海珠区和番禺区的居民,喝的则是20多公里外北滘镇的北江水。

仅有非常非常少的广州人,如花都、从化、增城等地的居民,还是沿袭着上上个世纪的百年传统,依然故我地喝着广州本地打上来的水。

不过,在不久的未来,一向是喝本地水的花都和南沙也可能北江水和西江水,二是增城未来可能喝上河源万绿湖直饮水。

 

问题来了:20年后,我们还能保住外地水源不再重蹈珠江黑臭覆辙么?

改革开放,让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,而环境恶化趋势也是飞速发展。

污染也逼迫着广州的水源地群落,从本地迅速迁徙到外地。

(这个现象,在北京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——“南水北调”,北京人喝着千里迢迢的湖北水。)

不过,水源地群落扩展到哪里,污染似乎便如影随行跟到哪里——前几年,还可以喝干净水,后几年,就只能喝脏水。

我们很担心,如今的广州人,虽然安心安逸的喝着几十公里外的肇庆水和顺德北滘水。

20年后的那里,会不会也变得污染不堪,水源无法堪用?

80年代的时候,保护环境的口号是为了子孙后代,似乎离我们很远。

但今天,保护环境却就是保护我们这一代,也是保护我们的下一代!

所以,流溪河这条唯一一条全流域皆在广州市辖区内的河流,对于广州人未来的饮水安全,有着异常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
因为,第一,一旦我们现在喝的市外水源遭到污染,流溪河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;

第二,就近保护流溪河,让流溪河变得更干净,是广州人和广州政府最有把握做到的事情,毕竟东莞/肇庆/佛山,都是其他城市。

第三,流溪河变得更干净,流溪河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更美好,广州的未来经济发展,才能更有竞争力。因为在未来,好项目和大资金以及高端人才,都是奔着环境更好的地方而来,而不是奔着环境更坏的地方。

只有保住流溪河,才能实现广州未来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赢。

 

Copyright © 2011 gpaction.net All Rights Reserved.  Coolhoo Support  粤ICP备17047007号-1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岗顶龙口西路219号聚龙阁2103房 办公电话:020-84054109
邮箱:gpaction@vip.163.com
返回顶端
让大学生成为环保行动者